第63章 《给先秦和后世君王直播始皇盛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吃饱喝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一点。知人善任,善用百家,给予广大黔首一个相对平等的上进途径是第二点。

    但秦始皇还有一个出彩的点是属于始皇盛世下的人类大融合。

    或者说打工人的大融合】

    "嗯?打工人的大融合?"新出现的一个名词让秦始皇的脑袋上冒出问号,"朕治下何时出现这种东西?”

    不仅秦始皇脑袋冒出这个问号,整个秦始皇位面的人脑壳上都有志一同的冒出问号,这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领域。

    其他位面的帝王对 '打工人' 这个名词也是满头雾水。

    “打工?”

    【何谓打工人?

    那就是要干活的人类!

    搞人分四等、等等不同的民族歧视,搞男尊女卑的男女歧视,在秦始皇的治下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始皇陛下坚信秦人、赵人、韩人、魏人、东越人、南蛮人等都是华人,你大舅我二舅他三舅都是咱自个儿的好大舅,男人女人儿童老人都是能干活的好人。

    对自己施行零零七工作制的秦始皇平等地爱着每个可以用来建设国家的人类……啊不是,是生物,毕竟我们始皇陛下连动物都不放过,全拉着进行九九六工作制度。

    对于秦始皇来说地域歧视?不存在的,缘何要搞那愚蠢的地域歧视,他想九九六都快找不到人了。]

    仙幕上,穿着玄色龙袍的皇帝左侧是堆积成山的竹简,坐在案前的皇帝一边浏览竹简里的内容,一边批阅,逐渐的外面的金乌早已下山,只留下皇帝面前的烛盏明明灭灭,随后增加烛盏让室内如同白日一般明亮。

    批阅好的奏折就被放到右侧的大秤砣中,最后秤砣显示重量已经堆积成山了,秤出120斤的爆炸数字仙幕上的皇帝还不停歇。

    这个皇帝非常勤奋,不是在批奏折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就连巡游的颠簸路上也没有停下批奏折和开会的脚步。

    等不沉重的竹简变成轻薄的纸张之后,这个皇帝的勤勉程度不改,每日批阅的奏折叠起来都有半人高了,禽兽一点的日子更是有那宦臣那么高。

    而在他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整个大秦的风貌

    仙幕外各位面

    的王侯将相、贩夫走卒、每个人的嘴巴都长得大大的,震惊得可以吞得下一个鸡蛋。

    搞一二三四等人的元朝君主心口才刚涌现出不妙的情绪,就看到了这个过分勤勉的始皇帝。

    秦后世的人震惊得不止一点点,他们对秦始皇的印象只是道听途说,还真不知道秦始皇竟然是勤政的人。

    “这秦始皇未免太勤劳了吧??”这是每个人脑中唯一的想法,这秦始皇勤政的程度实在是超越他们的想象。

    “虽然吾不懂什么叫做零零七,九九六,但看到秦始皇这除了吃睡皆在解决秦朝政务,我好似知晓啥叫零零七和九九六了。"

    就连对秦始皇真看不上眼的朱元璋都震惊了:“这秦始皇的勤政程度竟只比朕差一点点?”他往日只在典籍中看过秦始皇的一些记录还常因为讨厌秦始皇而重点关注其弊而略其优,没如此真切的看到秦始皇的勤政。

    朱元璋身边的马皇后和群臣听到朱元璋的话无奈捂脸,这陛下连夸别人都觉得比自己差啊。

    不过朱元璋确实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君王若论勤政,在场的朝臣想,他们的陛下在历史中应当是可以排上前十的那种。

    【《秦纪》言始皇曾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欲想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秦始皇以自身零零七为榜样,带着他的一众下属九九六,带着黔首九五八。故而始皇治下人人平等,平等的为秦朝,为万世太平而努力着。】

    【零零七就是每日子时起床,子时睡,七天为一循环,七天皆无休。

    九九六即是辰时做,戌时睡,七天为一循环,做六休一。

    九五六是最爽的,辰时做,酉时休,做六休一,也就是传说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秦始皇治下的男男女女。

    在田里耕种,在读书科举,在入仕为官,在搞科技发明,在征战四方,在烧窑冶铁,在纺织经商,在造纸印刷,在教书育人。

    他们开设诸多初级学堂,儿童免费入学。

    开设中级学堂,专做职业教育,培养专业达人。

    开设大作坊,孤儿寡母无人养的老人给官府打工。

    始皇治下你想闲着?

    没门。】

    />天幕的视频中,无论男女眼中皆有朝气。因为秦朝发展技术的原因,进行纺织的女子动作轻盈间丝就成匹;田中耕作的老农,前面牛儿走,他在后面慢悠悠地跟,眨眼间一亩田地就被犁完了;人人皆有书可读,儿童出个书本费就可以去小学堂,没有书本钱的话蹭课也可……

    "陛下觉不觉得这他们这犁田的工具好眼熟啊……"魏征看到最后悠悠开口。

    不要说魏征了,唐太宗也觉得这犁田的工具超级眼熟:"秦朝的犁田工具吾记得只是铁犁,汉朝才有回转困难耕地费劲的长直辕犁吧,这曲辕犁怎么跑秦朝去了。"随着天幕上多个视频的展示,他们相继又看到了筒车、鞍车等工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